G2獨行俠搶到了開局,基德給東歐布置了一些更細節的東西,比如擋拆選擇的調整。
G1獨行俠大打調出霍福德和KP的擋拆,但由於這兩人的對位人是小瓊斯,所以掩護質量並不高,間接給東契奇也創造了進攻難度,而G2,獨行俠開局就沒有特別指定去挑霍福德來進攻,而是選擇更小的懷特——因為懷特在防華盛頓,同時華盛頓的掩護質量以及後續處理球能力比瓊斯好一些,於是:
東契奇呼叫華盛頓擋拆,在懷特換防自己背身單挑打中;
歐文在邊路和華盛頓手遞手,懷特換防,歐文直接順勢突破得分;
然後,順著歐文這次不怎麼明顯的擋拆之後聊,獨行俠還擴大了球員設置掩護時的位置,比如:
萊夫利這次實打實的在中圈設置掩護,讓東契奇去攻塔圖姆;
可樂杯在東契奇過半場後又一次設置掩護,也是為了調動KP去防東契奇。
而為了能解放東契奇的壓力,獨行俠甚至讓東契奇打了會兒無球——他也投了一個底角三分球——這也是這輪系列賽兩場比賽東契奇唯一一次底角的出手。
還有偽五外的陣容布置,雖然外線顆粒未收(其實收了一個),但最起碼也讓球隊表演了幾個空接扣籃和定點突破得分...
然後防守上獨行俠也盡力了。
一個是防轉換,他們知道讓東契奇先回到後場,最先回位的凱爾特人的射手落在哪個底角,東契奇就來到靠近的位置,最多延誤一下路線上出現的對手然後迅速回位;兩個大個兒用身高臂長去防長傳球;留一個領防人追持球手——而這樣做為的是讓凱爾特人降速,甚至不惜讓萊夫利落在上線,也要讓你少打點反擊球。
說真的,這場球聚集了很多與綠軍的不利因素,他們的三分球投射不來、塔圖姆個人進攻捉急、布朗陣地戰攻堅也效率降低以及凱爾特人G2的滯澀傳統,所以總得看,這場比賽沒拿下來,對獨行俠而言確實是有點可惜的。
但凱爾特人還是把比賽給磨回來了,他們防守端的反應很快——這輪系列賽目前凱爾特人在防守端的執行還不錯,少了很多主動松懈的場景,而且對不同的進攻方式都有提前的預警,能看出來球隊上下做了多少的準備,就比如:
第四球的超高位掩護發生時,不止霍福德直接放空底角的瓊斯來到禁區護框,弱側的懷特也臨時放空了華盛頓,延誤了一下萊夫利的順下路線,而東契奇打塔圖姆雖然有不錯的進球收益,但架不住持續這麼打太累,以及塔圖姆很明白自己不能陷入犯規麻煩,一直不給他造犯規的機會,這時再出現幾次是無球,只會讓性價比顯得更低;
第五球的KP也做出了迅速的反應,他踩著三分線沈退的同時指揮布朗趕緊回位,同時弱側懷特再次放空小瓊斯,也是為了讓鉑金盡快退回到護框的位置上而搞的雙保險,東契奇再次三難,最終選擇相信可樂杯的空位機會;
以及,當歐文在邊路打擋拆時,霍福德&懷特也是不管瓊斯,全力撲歐文。
這些鏡頭直接說明了問題,凱爾特人看似是對獨行俠每種掩護都剖析了個遍,但本質還是沒把獨行俠這些看似是支援點的外線放在眼裏,同時,他們的“拒投”行為,也進一步激勵了綠軍球員在單場比賽(甚至一個系列賽)裏都這樣做。
最後,配置更好的那支球隊搶到了比賽的生機——這次霍勒迪成為了代表人物。
這場比賽霍勒迪又一次在強側的扣籃位大放異彩,籃下終結和籃板爭奪無所不能,他在這個位置上的存在也給了很多球迷/球隊新的思考方式——一為塔圖姆帶來了一個更近的傳球選擇,二則是將籃下的空間占據,讓更矮的球員護框,給塔圖姆/布朗等人一個更簡單衝框的機會。
最後的結果,塔圖姆上丟的球霍勒迪來上,中路切掉的球霍勒迪來撿,一場比賽26分11籃板0失誤,讓球隊想起以前的斯瑪特,讓球迷忘記以前的斯瑪特,聽著殘忍,但確實是一種升級。
接下來,獨行俠將回到自己的主場與綠軍一決勝負,只要他們的手感回調一點,然後繼續保持這場對凱爾特人的防守執行,他們就不是沒有機會來一把逆風而行。
而對綠軍而言,“一輪系列賽從在客場贏球開始”這個道理他們今年也非常懂,2-1、3比2的被翻盤他們之前也都親身經歷過,他們要意識到系列賽還遠沒有結束——好事是,今年一整個季後賽之旅他們都是這麼做的,凱爾特人客場戰績現在是6-0,我們似乎應該對他們有所信心。
18冠之夢已經縈繞綠軍的球迷心間16年,現在,只差2場比賽和1個兌現了。
加油吧。
點擊這裏看賽事:NBA視頻免費直播_NBA直播源_NBA直播免費看_體育6
推荐阅读